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741|回复: 0

环氧建筑结构类胶的性能和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6 18: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筑结构胶,是指其粘结用胶的附着力强度大于被粘附的建筑材料。当然,胶本身的强度也不能低于被粘结的建筑材料,或者结构粘结的最基本工作强度要求。包括抗冲、抗压、抗剪切等强度,它的品种包括锚固、灌缝、结构粘接、钢板、木板、玻纤、碳纤维的粘贴、高分子砂浆浇注等等胶类。
    我国的建筑结构胶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弱,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标准出台,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结构胶需求国,但绝大多数中高端产品还是依靠高价进口,或由国外公司在中国生产,而且这方面的技术引进或合资也非常的少。
    中国较高端的建筑结构胶要在研发和产能上的国产化突破,一定要首先在环氧结构胶上突破,因为在世界上现有的典型的建筑结构胶基本上都采用环氧树脂或改性环氧树脂,如环氧丙烯酸脂、橡胶改性环氧、有机硅改性环氧、PV改性环氧、尼龙改性环氧等等。
    过去国内建筑结构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较低,主要原因:

    一是人们对结构胶的认识和理解要正确,它是既具有最基本粘结综合性能的产品,又具有非常明显特性的黏合胶,才能称得上合格的建筑结构胶。例如锚固胶在美国、德国标准中,除了要有比一般环氧胶粘剂更好的粘接力、自身强度、剪切强度、拉伸断裂强度,还要有特别小的内应力和收缩率,能在有限的搅拌条件下充分伴匀,较高的放热条件下不流淌、外溢、沉底,这些特征都集中在一个胶种上,难度很大,所以国内很多企业在生产研发时,凭简单的理解有时是根本不能达到要求的。因为理解理论上转不通,所以会因为一小管结构胶,在理论上怎么也理不清做不出。
    二是技术能力达不到这种水平,国外对建筑结构胶的技术封销很严,基本没有进入过我国。我国有关研发机构和部门、企业,认为一个小胶种不值得花大投入研究,所以有时一个看似很小产品,国内众多企业在技术上就是始终突不破技术关,其实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思想上很轻视它的技术含量,不愿花大力量去做。但实际上我们目前的技术还真不能达到这种水平,我们在国内还真没有发现有哪家企业、机构花多少人,花几十万、几百万去研究,开发一个小小的锚固胶、灌缝胶或建筑修补胶的,但我们谁都知道这些胶的生产利润非常高,谁都想生产这种胶去一年赚几百万、甚者上千万,但都不想投入,光想发财,不踏踏实实地去研发,就想得到高附加值的技术,有可能吗?这里面的根结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国内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都不会加上技术投入成本(因为很多企业都想极少付代价,或不付代价就拿到生产技术)。很少有企业会在产品成本核算时加上较高的技术成本,很多人都幻想着建筑结构胶的高额利润,但谁都不认可你能在成本上加20%,甚至50%的技术成本,而想着从什么渠道白得这项技术,获取高额利润,这样的现状,很难让中国高端建筑结构胶得到发展。
    第三个原因,也是比较关键的原因,我国环氧结构胶的关键原料,环氧结构胶用固化剂,如聚醚胺、脂肪胺促进剂、抗老化助剂、界面增强剂等等很多材料都是进口的,甚者包括一些填料、砂子,特别是用得最多最广泛的聚醚胺。它能调节胶的内应力,降低收缩率,还能有效增加附着力和剪切强度,极低的粘度是无溶剂灌缝、修补胶的最佳选择,优异的韧性能提高胶的粘结强度和延伸率、拉伸强度。聚醚胺是环氧建筑结构胶(包括PV)用得最广泛的固化剂、扩链剂。但聚醚胺品种很多,各有特色、应用、改性工艺也较复杂,应用技术含量很高,更因为目前全世界能生产聚醚胺的公司只有3家,而其中美国亨斯迈公司一家就占了全球市场的80%以上产量,80%以上品种,尽管为了开发中国市场,推广引用基础技术,在中国上海建了产品应用实研基地,但是因为这类必用材料完全袭断在几个跨国公司手中,还包括其他一些我国还不能生产的助剂,这种局面对我国的环氧建筑结构胶的研发生产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中国建筑结构胶的发展。
    但是我们只要持之以恒的去努力开发研究,弄清原理,找对工艺,用对材料,在这些主要原料全靠进口的条件下,建筑结构胶在中国大量生产,满足需求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玻璃钢复合材料商城|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FRP玻璃钢复合材料论坛 蜀ICP备10204395号-1

GMT+8, 2024-12-25 02:37 , Processed in 1.296106 second(s), 19 queries .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