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lyqcfrp

垃圾产品表面白色粉末严重,大家多指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13: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扬帆起航于2010-11-18 12:27 PM发表的  :
环氧拉挤不同不饱和聚酯树脂拉挤,做环氧拉挤要对树脂含量进行合理的选择,纤维含量要尽量做高;如果树脂含量大,容易出现粘模等现象!
扬帆讲的有道理,是这样的,纱的含量可以放到8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13: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srj0311于2010-11-18 10:24 AM发表的  :
以前我也遇到种情况。可以加点填料试试。
他们这类产品有些不能加填料的,要保证电气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14: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色粉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粘模了。关于环氧拉挤粘模的原因我们简单来说说吧:
1、环氧树脂在拉挤模具内的固化行为与UP是不一样的,前者没有急剧的放热峰出现,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粘模的关键,原因是其不能在凝胶区形成有效的正压力(对模具内壁)而影响脱模剂的迁移(从里向外,直至模具的内表面,这是内脱模剂的共同特性),这就从机理上导致了粘模。模具内正压力只能在形成物的热膨胀(放热峰处)大于模具的热膨胀与交联反应引起的体系收缩时才能形成。为了改善这一环氧树脂固化时对拉挤工艺的不利特性,常要注意以下几点,也就是:
2、纤维的含量在环氧拉挤工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玻璃纤维能做到85%当然很好。为什么要尽量提高纤维的含量,请在1中去找原因。
3、模具的温度问题。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是有很大关系的,环氧固化一般为加聚反应,不同于UP的连锁聚合反应,它是比较温和的,不太“给力”,所以就提高温度来刺激刺激。中区温度针对楼主的固化体系185度又何妨?环氧自身不形成醚化反应就升温吧。
4、又轮到老生常谈的脱模剂问题了,脱模剂可不是好东西,它的存在对制品方方面面的性能没有什么益处,又爱又恨之尤物吧。环氧拉挤较成熟的脱模剂为巴西棕榈蜡,但由于其“非洲血统”,白人一般都瞧不起,它的就业就有了问题。贵族血统的“AXEL 1890”就应运而生了,它还有个妹妹叫“1846”,但它只针情于“胺固化的环氧体系”。什么是“贵”?冒油且有气质。一个字来形容它吧,“贵”!
5、拉挤的朋友已形成共识:模具是拉挤工艺的心脏。所以拉挤模具不是谁都能做的,特别是环氧拉挤模具更不是谁都能做的!45号钢、40铬表面镀层硬铬就了,怕是你高兴得太早了;内表面粗糙度、直线度更是要命的东西,一般的拉挤厂家你能检测模具的这两项指标吗?!不能,所以还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应该交给的人吧。

这几个原因如果同时作用于你,那你就“纠结”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14: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邓就是老邓,说话相当的精辟幽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0: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1、环氧树脂在拉挤模具内的固化行为与UP是不一样的,前者没有急剧的放热峰出现,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粘模的关键,原因是
[s:3]  [s:3] 其不能在凝胶区形成有效的正压力(对模具内壁)而影响脱模剂的迁移(从里向外,直至模具的内表面,这是内脱模剂的共同特性) [s:3]  [s: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0: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环氧树脂在拉挤模具内的固化行为与UP是不一样的,前者没有急剧的放热峰出现,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粘模的关键,原因是
[s:3]  [s:3] 其不能在凝胶区形成有效的正压力(对模具内壁)而影响脱模剂的迁移(从里向外,直至模具的内表面,这是内脱模剂的共同特性) [s:3]  [s:3]
脱模剂的迁移必须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吗?
看文献好像不是这么说的,主要是温度的问题。
但是我还是不太明白内脱模剂的具体脱模过程和作用机理,请高人不吝赐教。
目前我认为脱模剂的迁移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迁移快,但是迁移应该在树脂开始交联才开始,要不,在混合的时候不是就已经有迁移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又应该怎样选择脱模剂和温度设置来避免芯棒表面的白灰呢?
[s:3]  [s:3]  [s:6]
期待高人的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邓海岸于2010-11-18 02:09 PM发表的  :
白色粉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粘模了。关于环氧拉挤粘模的原因我们简单来说说吧:
1、环氧树脂在拉挤模具内的固化行为与UP是不一样的,前者没有急剧的放热峰出现,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粘模的关键,原因是其不能在凝胶区形成有效的正压力(对模具内壁)而影响脱模剂的迁移(从里向外,直至模具的内表面,这是内脱模剂的共同特性),这就从机理上导致了粘模。模具内正压力只能在形成物的热膨胀(放热峰处)大于模具的热膨胀与交联反应引起的体系收缩时才能形成。为了改善这一环氧树脂固化时对拉挤工艺的不利特性,常要注意以下几点,也就是:
2、纤维的含量在环氧拉挤工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玻璃纤维能做到85%当然很好。为什么要尽量提高纤维的含量,请在1中去找原因。
3、模具的温度问题。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是有很大关系的,环氧固化一般为加聚反应,不同于UP的连锁聚合反应,它是比较温和的,不太“给力”,所以就提高温度来刺激刺激。中区温度针对楼主的固化体系185度又何妨?环氧自身不形成醚化反应就升温吧。
4、又轮到老生常谈的脱模剂问题了,脱模剂可不是好东西,它的存在对制品方方面面的性能没有什么益处,又爱又恨之尤物吧。环氧拉挤较成熟的脱模剂为巴西棕榈蜡,但由于其“非洲血统”,白人一般都瞧不起,它的就业就有了问题。贵族血统的“AXEL 1890”就应运而生了,它还有个妹妹叫“1846”,但它只针情于“胺固化的环氧体系”。什么是“贵”?冒油且有气质。一个字来形容它吧,“贵”!
.......
邓工就是不一样!讲解的相当的精辟!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好好学习于2010-11-19 10:42 AM发表的  :
环氧树脂在拉挤模具内的固化行为与UP是不一样的,前者没有急剧的放热峰出现,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粘模的关键,原因是
[s:3]  [s:3] 其不能在凝胶区形成有效的正压力(对模具内壁)而影响脱模剂的迁移(从里向外,直至模具的内表面,这是内脱模剂的共同特性) [s:3]  [s:3]
脱模剂的迁移必须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吗?
看文献好像不是这么说的,主要是温度的问题。
但是我还是不太明白内脱模剂的具体脱模过程和作用机理,请高人不吝赐教。
.......
我的愚见,大家指正,
好好学习说的对,温度是必须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压力也是必须的,没有一定方向的力,分子的运动时杂乱无章的,理论上会均匀分布在体系里面而不是迁移到表面上来,树脂也是一样,如果做过发泡制品的话这个就不难理解了。具体的机理可以找个参考书,研究一下流体在管道中的运动章节,应该有收获的,文献很多知识一家之言,也不尽翔实,参考书最起码是一部分人认可的,不然也不敢乱教学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liu123quan 先生和好好学习先生,都是好兄弟,其实关于内脱模剂的事情,本人2004年在本论坛里有“专为拉挤问题而生,有事找我好了”的贴子中已有说明,现重新贴上供参考:      

“拉挤工艺中使用内脱模剂的作用是使成型物在动态过程中连续脱模。为了达到顺利脱模的目的,内脱模剂分子必须含有弱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前者使之在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后者在成型物与模具内壁之间形成润滑隔离层,降低其之间的摩擦和粘滞力。对拉挤工艺用内脱模剂来说,必须在树脂凝胶前从树脂相迁移到成型物外表,否则不但起不了脱模作用,相反还会严重影响制品性能。因为脱模剂在固化产物中以单独相存在,这将严重影响树脂与纤维的接合界面。陈平[36]等根据相分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利用Stokes-Einstein方程推导出内脱模剂从基体树脂中迁移到成型物表面所需的时间td:
(略:公式打不出来)(2.1)
式中:RB为内脱模剂的均方半径;ηA为树脂粘度;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模具区的绝对温度;CB为脱模剂的浓度。
    从公式可以看出,当凝胶过程一开始,体系粘度将急剧增加,较大尺寸的分子运动将被冻结,此时脱模剂的迁移时间td将趋向于∞,即在工艺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迁移出的可能性,因此脱模剂的迁移过程必须在树脂凝胶化之前完成。当成型物进入模具口时,由于纤维的径向运动趋势,成型物中的树脂会向表层运动,在成型物表面形成很薄的富树脂层。由于表面温度高,富树脂层中的脱模剂分子发生相分离向表层迁移的时间就大大缩短。当然成型物中间的脱模剂分子也会向表面迁移。如果迁移路径太长,在树脂开始凝胶时还没迁移到表面,就被冻结在成型物中单独成相,往往这种可能性占很大比例。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脱模剂的量一定要通过试验控制到最低,以免影响产品性能。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迁移时间公式是针对表层很薄的富树脂层,故未出现迁移距离。另外,从公式中还可以看出,每一种脱模剂必须同一定的树脂体系及工艺条件相适应,才能确保脱模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时复合脱模剂的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上面的公式中没有出现压力,好象与压力无关,但是我们都知道:不管你的模具温度有多高、树脂粘度有多稀(其实在拉挤模具内树脂的粘度已相当稀了),如果纤维(与填料也有关系,统为增强物吧)的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那粘模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很有可能不能实现拉挤工艺。那是为什么呢?或许liu123quan 先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8: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邓海岸于2010-11-19 12:04 PM发表的  :
liu123quan 先生和好好学习先生,都是好兄弟,其实关于内脱模剂的事情,本人2004年在本论坛里有“专为拉挤问题而生,有事找我好了”的贴子中已有说明,现重新贴上供参考:      

“拉挤工艺中使用内脱模剂的作用是使成型物在动态过程中连续脱模。为了达到顺利脱模的目的,内脱模剂分子必须含有弱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前者使之在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后者在成型物与模具内壁之间形成润滑隔离层,降低其之间的摩擦和粘滞力。对拉挤工艺用内脱模剂来说,必须在树脂凝胶前从树脂相迁移到成型物外表,否则不但起不了脱模作用,相反还会严重影响制品性能。因为脱模剂在固化产物中以单独相存在,这将严重影响树脂与纤维的接合界面。陈平[36]等根据相分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利用Stokes-Einstein方程推导出内脱模剂从基体树脂中迁移到成型物表面所需的时间td:
(略:公式打不出来)(2.1)
式中:RB为内脱模剂的均方半径;ηA为树脂粘度;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模具区的绝对温度;CB为脱模剂的浓度。
.......
Thanks![s: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玻璃钢复合材料商城|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FRP玻璃钢复合材料论坛 蜀ICP备10204395号-1

GMT+8, 2025-1-16 06:46 , Processed in 1.072419 second(s), 16 queries .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